【中心城区城市设计】
商厦楼顶建公共空中花园 空中步道对接湘江风光带
根据初步方案,在商业密集区,地势存在高差的区域,将城市商业建设屋顶设置为向所有人开放的公共花园,同时,在公共区域,设置楼宇连桥和方便上下的扶梯,将建筑和屋顶花园串连到一起,形成多条空中步道。这样在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张的背景下,创造充足的花园景观、美化城市形象,减少道路车辆及地形起伏对市民步行的影响。
从设计效果图来看,这些空中连桥步道,还可延伸至城市的山体和沿江风光带。城市立体花园与自然风光结合,给市民提供更多的生活休闲场所。
两条地铁经过中心区,主要干道设置有轨电车
从城际铁路、地铁、电动小火车到电动公交、社区公交、自行车,株洲目前都有相关生产企业。因此,株洲中心城区城市设计方案中提出,将以上交通工具都充分利用,构筑一张绿色交通网,也为本土产业作支撑,打造株洲绿色交通品牌。
其中,方案提出2025年至2030年左右,株洲要全面建成两条地铁线:一号线经神农城、黄河路口、长江广场、株洲大桥贯穿河东河西,二号线与现建设路大致平行,每500米—800米设置站点,连接纺织路、七一路、中心广场、株洲火车站、人民路、解放路等繁华地段。
同时,在各主要干道设置有轨电车并新增慢行交通专用过江大桥,如有需求还将建设沿江路隧道。
串联邻近地下车库
方案提出,将临近地块的地下车库,串联开发使用,形成地下服务网络,避免过小的地下空间独立开发,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与高效利用,减轻地面地段的拥挤,便利市民停取车。
另外,在地铁沿线,充分利用地铁站点,发展与地铁站相连通的地下商业。为雨雪天气提供更多、更温暖的出行选择,方便人们的都市生活。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丰富植物,在城市也能看到四季
方案提出,根据区域打造株洲城市植物风貌,如城市生活性主干道以规整式的乔木带为主,机动车道边种植樟树,人行道种栾树、银杏、合欢、樱花、梧桐等;生活区以落叶乔木、草花地被为主(采光),常绿为辅,点缀灌木。
建设城市绿道,进行自行车赛
方案提出在株洲建设建立城市绿道,规划形成“十一横十二纵”的步行和自行车主道路。届时市民可以骑着单车在鸟语花香的林间小道穿行。规划还提出,我市建成城市绿道后,可定期举行“株洲城市新生活自行车赛”。
打造13处标志性建筑
根据规划,我市可形成13处标志性建筑:天元超市、泰山路派出所、农科所、炮兵团、永利码头、三中心、铁路技校、江南商城、军分区、五桥桥头区域可形成湘银、华晨)、智慧广场的图书馆和科技馆、金山新城总部区、田心门口轴线。
规划背景
去年8月,我市组织了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国际研讨会,其后,市规划局委托其中最受专家认同的德国维斯平建筑设计事务所着手相关设计。
株洲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则是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的口号,于今年3月开始,由清华大学、中南大学、株洲规划设计院联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