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高新区联合远大住工打造的绿色住宅区)
目前湖南省正积极打造产值过千亿元的住宅产业集群,已经组建了包括远大住工等19家单位的湖南省住宅产业化联盟,规模居国内首位。
利好政策的不断推出和落地为住宅产业化行业以及企业发展带来一股“暖空气”。数据显示,自2011年起,湖南的长沙、湘潭、株洲、张家界、岳阳、郴州、益阳等部分市州先后试点住宅产业化项目,目前全省已建设约640万平方米的产业化住宅,涵盖保障房、商品房、写字楼和酒店等类型。
湘潭高新牵手远大住工推动住宅产业化
联合国提出了“住宅产业化”的6条标准:生产的连续性,生产物的标准化,生产过程的集成化,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化,生产的机械化,技术生产科研的一体化。
住宅产业化主要是指住宅建造方式的变革,就是由现在半手工半机械比较落后的建造方式,转变成一种工业化生产方式。
绿色建筑似乎离湖南人还很远,但通过湘潭高新集团与远大住工合作开发,绿色梦想已经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高新集团隶属于湘潭国家级高新区,注册资本达14.2亿元人民币,属于国有独资企业,2013年开发建设投入逾50亿元人民币。
双方的首次合作计划达成:在高新区吉安路和书院路交汇处东北角选址,打造湘潭第一个绿色精装国际住区——花漾年华。
据高新集团项目负责人介绍,产业化的绿色建筑优势,在花漾年华这一项目中得到了体现:节水80%——干法施工为主,基本没有湿作业;节能70%——从生产、施工到使用的过程,综合能耗大大降低;节时70%——只需要传统施工方式1/3的周期;节材20%——集成制造、一体化精装,最大限度减少了材料的损耗和浪费;节地20%——通过设计优化,提升空间和土地的使用率。
远大住工是我国第一家以“住宅工业”行业类别核准成立的新型工业企业。
1996年,远大住工开启住宅部品产业化之门,历经17年发展,吸纳了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先进理念与技术,建立健全了自主建筑工业化研发体系、制造体系、施工体系、材料体系与产品体系。
所有的收获浓缩在简单的数据之中:其技术专利达50余项。PC(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制造和BIM设计建造技术领先世界,生产设备、工装模具、生产理念、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准,年产能达1000万平方米,建筑工业化率达85%以上。
如今,远大住工是我国第一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集成优势明显、装备制造能力领先的住宅工业龙头企业,在住建部授牌的国家级“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中,也是唯一一家综合性的绿色建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远大住工采用全自动的PC生产柔性流水生产线,实现全自动装模、布筋、布料、震动、养护,建房所需的墙体、楼板等都可以在生产线上做成,然后配送到建筑现场,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从根本上杜绝渣土污染。”这一方法不仅使生产出来的建筑有安全耐久、防水抗渗的特性,同时还在其中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特殊的材料,加厚墙体保温层,提升了住宅的保温性能,有冬暖夏凉之感。
远大住工建设高层建筑大约5天便可完成一层(包括隔墙),30层精装修住宅从动工到交付仅需9个月;多层建筑约2天一层,30天完成整体精装修……如此高效的生产效率正是产业化带来的无与伦比的优势。
湖南打造千亿住宅产业集群
据悉,作为国内首家“住宅工业”类别核准成立的新型住宅制造工业企业,远大住工目前已在全国14个省市建立了世界级的产业基地,工业化率达85%以上,而在未来远大住工将致力于在全国25个省会城市建立市场布局并成为全球最优秀的绿色建筑制造商。对于这样的宏观发展蓝图,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龙启满表现出满满自信,透露湖南市场将会形成完整网络,多点共同发力。
龙启满透露,未来远大住工在产业链条会更加精简,“技术的远大、制造的远大、合作的远大”,远大住工将进一步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将远大住工积累了19年的住宅产业化设计和装配式施工经验与设计院、建筑施工企业共享,共同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多点共同发力使得远大住工的技术和产品得到大规模推广,最终让企业在住宅产业化推进中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