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领导成秋兴、刘新平到施工现场查看SMA路面铺设情况。
路桥老专家在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正在铺设SMA路面的昭山大道二标施工现场。
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召开会议商讨SMA路面铺设的难点、要点。
红网昭山站10月9日讯(分站记者 刘姝婧)10月8日,早上不到8点,昭山大道二标的施工现场早已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车车沥青混合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地,摊铺机正在铺设面层沥青,但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昭山示范区采用SMA—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简称SMA)来铺设道路的面层,这在湘潭还是首例。
基础设施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SMA是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结构,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多用于高速公路路面铺设,最大特点是沥青用量多达5.9%,比普通沥青碎石路面沥青用量多2.8%,粗集料多,矿粉多达10%。因此,它具有抗车辙能力强,耐高温、抗低温、稳定性好、不开裂、不透水、防水性能好、路面噪音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对于路网建设,党工委书记杨晓军高度重视,多次到现场指导并提出严格要求。当天,昭山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成秋兴,基础设施指挥部执行指挥长刘新平一大早便来到施工现场,查看和询问昭山首条SMA路面铺设的情况。成秋兴说:“要想将昭山示范区的道路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样板和精品道路,这个SMA的面层铺设是关键,各相关单位要在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恪守职责,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早日实现通车。”
由于全省铺设SMA路面的实例很少,昭山示范区各路网标段缺少相关经验,为确保路网其他标段高质量、高效率完成SMA路面的铺设,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特组织各组室负责人,各标段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负责人,现场工程师等相关人员来到现场观摩和学习。同时,还邀请了两位路桥修建专家和教授到现场提供技术指导。两位专家纷纷表示,昭山示范区为抢抓路网工期,国庆期间仍旧加班加点,精神可嘉,且路面摊铺的质量和效果都比较理想,建议指挥部和施工单位继续加强对沥青原料的配比、搅拌和摊铺的监管。
随后,基础设施指挥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明晰SMA路面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要点,并要求指挥部和各标段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的相关人员继续坚守岗位、科学调度、主动担责,确保工序严格,质量过硬。